详情
分享

每斤7元,每户增收10来万,养田村让传统粗粮变成致富“金疙瘩”

02-13 12:21 阅读 119

爆料 | 求助 | 合作 | 投稿 | 办证

☎:13137512579商务合作 同微信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这两天来买小米的人特别多,去年秋季产了39万多斤谷子,现在只剩4000多斤,马上要断货了。”2月11日上午,在汝州市陵头镇养田村子中间,位于207国道西侧的养田小米直销门店,驻村第一书记张红阳和村委委员葛帅强正在忙着打理货架上的包装小米,不时有远近的客户前来购买小米。
琳琅满目的货架上,袋装的、真空包装的、礼盒装的各类包装小米,花花绿绿,美图感满满。墙壁上悬挂的名家字画,使小店充满了书香气息,一旁的直播设备更增添了“养田小米”的不凡气质。

图片

“我于2021年到养田村驻村后,经过实地考察和走访,我们决定发展适合浅山区的谷子种植。3年来,我们种植的谷子品种经过了3次更新创优,小米的加工也从最初的小作坊粗加工,升级成了专业加工厂的六重精加工、精包装;不仅如此,我们还成功申请了专有商标,针对不同客户设计了不同的产品包装,目前养田小米已远销上海、天津、浙江、江苏、贵州等地,叫响了‘养田小米'知名农特产品品牌。”提及3年来探索种植养田小米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张红阳有说不完的话题。
“养田一带流传着众多关于王莽撵刘秀的动人传说以及孟诜采药的动人故事,这些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都是打造‘养田小米'知名农特产品品牌的独特优势,加上养田村位于浅山区阳坡,光照充足、山风适宜、易于排涝,而且土壤含硒量较高,这些都促使我们致力于优质小杂粮的发展。”张红阳说。

图片

视野开阔、头脑灵活的张红阳和村两委干部一道,在种好谷子的同时,通过各级新闻媒体、新媒体、举办全国性征文大赛等宣传手段,持续宣传包装养田小米,使得“养田小米”逐渐声名远播。
“去年39万斤谷子做成小米后,均价每市斤7元,带动全村20户村民增收270多万元,谷子种植已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村委委员葛帅强笑着说道。
销路看好的养田小米也推动了谷子种植,“2024年9月村里成立了汝州市源众森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正在推广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已新流转土地600亩,今年预计谷子种植突破1000亩。同时以养田小米直销店为示范,我们正在把整个陵头镇的农特产品都吸引过来,实现抱团发展,如沙古堆村的红薯粉条、孟庄的酸枣芽茶、庙湾村的西瓜酱等已经入驻我们直销店。我们有信心把‘养田小米'越做越好,以知名品牌示范带动特色产业发展,让乡亲们增收致富。”张红阳说。

来源:汝州城事



微信改版了

没有星标的订阅号推送会延迟

并且只能看到标题和小图

按照下面三步

为我们点亮星标

让我们距离更近


没有更多内容了~
城市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