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过咱汝州的这条高铁,有最新进展!/最新答复!事关汝州各中小学!

汝州城事 205阅读
此號已封
此號已封Lv.9楼主+关注
02-17 16:10 来自汝州

?爆料|求助|合作|投稿|办证

?:13137512579商务合作同微信

01

过咱汝州的这条高铁,有最新进展!

2月12日

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

新建焦作至平顶山铁路

施工图审核及审查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和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中标该项目JPSH-Ⅰ和JPSH-Ⅱ标段。
项目施工图审核并批复后即具备正式施工招标条件,项目开工进入倒计时阶段。


焦作至平顶山铁路施工图审查项目


项目地点: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境内。

项目规模:新建焦作至平顶山铁路线路起自郑太高铁珏山线路所,向南经焦作市辖沁阳市,济源市,跨黄河后引入郑西高铁洛阳龙门站,经洛阳市伊川、汝阳县平顶山市辖汝州市,接入郑渝高铁平顶山西站,新建线路长229.2km,正线设计时速350 km。全线新设沁阳西、济源东、孟津北、汝阳东、汝州南5座车站,改建洛阳龙门、焦作西站;预留伊川西站。焦作地区新建本线至郑太高铁焦作西站东南联络线。洛阳地区采用东端引入郑西高铁洛阳龙门站并新建车场,规模为3台7线,郑西场增设1台1线,新建本线至郑西高铁北西、西南联络线,改建洛宜铁路4.7公里,扩建洛阳龙门站存车场为动车运用所,增设4线检查库、12条存车线并预留进一步发展条件。平顶山地区引入郑渝高铁平顶山西站,与平漯周高铁场正线贯通,新建本线至郑渝高铁联络线。

本次施工图审核及审查划分为两个标段,分别是:


JPSH-Ⅰ标段:


四电、房屋(站房、四电用房及生产生活房屋)、信息客服、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工程及珏山线路所至黄河桥(不含)范围内站前工程(含环水保、不含铺轨)施工图审核及审查全部工作内容。

对应里程范围:正线上下行DK0+000~DK54+442;焦作西站东南联络线(上行联络线JXSDK0+000~JXSDK7+822.076;下行线联络线JXXDK0+000~JXXDK7+758.174);变更设计涉及全线时,负责牵头变更设计施工图审核及审查工作。

JPSH-Ⅱ标段:


全线铺轨、黄河桥至平顶山西站范围内站前工程(含环水保)施工图审核及审查全部工作内容。

对应里程范围:正线上下行DK54+442~DK231+052;郑西高铁北西联络线(上行联络线BXSDK0+000~XBSDK2+332.290;下行联络线BXXDK0+000~BXXDK2+317.441;郑西高铁西南联络线(上行联络线XNSDK0+000~XNSDK4+545.800;下行联络线XNXDK0+000~XNXDK0+505.445);洛阳龙门站动车运用所扩建工程(动车走行1线D1DK0+000~D1DK5+573.112;动车走行2线D2DK0+000~D2DK1+029.288);洛宜铁路改线工程(LYGDK0+000~LYGDK4+711.973,改建正线单线长4.712km);郑渝高铁联络线(上行联络线ZYSDK0+000~ZYSDK3+226.330;下行联络线ZYXDK0+000~ZYXDK2+743.220)。





期待早日乘坐这条高铁!

来源:汝州城事

02

最新答复!事关汝州各中小学!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部分建议的答复。记者关注到,多条建议与中小学科学教育相关,教育部的答复不仅系统介绍了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相关工作的进展,更直面痛点作出回应
加快补齐中小学
科学教师队伍
数量和能力短板非常必要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补齐中小学科学教师队伍数量和能力短板’等建议非常必要,与目前实际工作方向一致,教育部及相关部门正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推进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教育部针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2152号建议的答复写道。
答复中,教育部明确表示,足够数量和质量的科学教师是科学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深入贯彻《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加强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鼓励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培养,从源头上加强高素质专业化科学类课程教师供给,逐步推动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并且持续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多元评价机制,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为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开展科学教育提供软硬件支撑,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培训,探索全国科技馆开展中小学科学教师培训的机制与模式。
“我国义务教育现阶段科学教师还存在缺口大、兼任教师比例高、师资配备率低、专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教育部直面问题并表态,下一步,教育部等部门将进一步发挥科学教师主导作用,打造培训精品,将优质培训课程制作成课程资源,上传至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助力教师科学素质提升。
在课后服务中引入
科学类活动项目很有必要
在答复“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建议时,教育部表示,开展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引入科学类活动项目很有必要。
教育部指出,在具体实施中,教育部通过指导各地开设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科技制作、人工智能等活动课程,加强学生动手实践与探索,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此外,按照“双向选择”原则,鼓励学校自主选聘科学家、两院院士、科技人才、科普工作者,担任科技辅导员并参与课后服务。教育部还披露了新的调查数据,全国已有87.3%的学校开展了科普、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
针对一些地区还存在科技类活动少、课程形式单一、对学生吸引力不强的问题,教育部表示,下一步,将指导各地在课后服务项目中多形式开展科技创作、创客活动、研究观测等,加强对学生科技社团和兴趣小组的指导,不断提升科学类课后服务项目的吸引力,助力“双减”改革走深走实。
为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援建
科学教育场所等建议非常重要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7451号建议提出,加大农村中小学科技教育支持力度。对此,教育部答复:您提出的为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援建科学教育场所等建议非常重要,教育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稳步推进相关工作。
从答复中可见,早在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就联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支持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等原深度贫困地区,加大学校教育教学设施改善和教育场所建设。教育部门加强与科协部门合作,以尚未建设科学教育场所的薄弱地区乡镇农村中小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推动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项目建设。2023年底,中国科协已构建起包含477座达标实体科技馆、692套流动科技馆、1764辆科普大篷车、1174所农村中学科技馆和中国数字科技馆在内的现代科技馆体系。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有效改善了薄弱地区、薄弱学校中小学生拥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
教育部也关注到“现阶段,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的科学教育还存在经费投入不足以及校外科学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学校科学教育资金统筹保障,积极争取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等社会组织支持,加大对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科学教育支持力度。

来源:中国教育报

微信改版了

没有星标的订阅号推送会延迟

并且只能看到标题和小图

按照下面三步

为我们点亮星标

让我们距离更近


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

感谢您的赏脸阅读

3
5
10
15
20

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

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

可能感兴趣

没有任何回帖,回复抢沙发~
城市通